来源:法大大发布时间:2025-05-13 10:28:00
5月8日,由法大大、深圳市前海企业廉洁促进与合规管理联合会、WELEGAL公司法务联盟联合举办的“AI驱动下的法务升维战——顶级法务私享会”深圳站圆满落幕,腾讯、360、丰巢、路凯包装、华芯技术等各行业知名企业的法务专家齐聚法大大,进行了一场关于AI的深度研讨。当AI技术成为法务行业的“必答题”,是焦虑还是兴奋?是拥抱变化还是警惕替代?
在这场没有客套话的AI沙龙里,我们看见了各位顶尖法律人最“较真”的一面,听见了资深从业者们对于AI应用最真实的想法和疑虑:
“我现在用AI审完的合同,最后还是得让人再审一次,因为我真的无法确定AI的审核结果到底靠不靠谱。”
“我们行业规定多,市面上的各种AI产品用来审一下普通的合同还行,真要面对我们这种复杂的专业领域,目前可能还做不到。”
“我手机里面有所有市面上免费的AI工具,遇到问题时会把所有的AI都会问一遍。我觉得现阶段的AI成熟度有限,但我们还是应该尽量的去使用,想办法把AI能力和我们自己的日常工作结合起来,优化工作流,提升产出。”
“按照当下的发展速度,很快我们现在在这里提到的问题和想法就会有解决方案,真正做到通过AI提升个人工作绩效和能力边界。”
“对于法务、审计这些风控部门,除了要探索可以怎么用AI技术之外,我们更关心如何避免AI幻觉,让AI生成的结果更准确。”
正如各位所说,通用大模型如同“全科医生”,通过海量跨领域数据训练实现广泛能力覆盖,擅长处理通用语言任务,但其“广度优先”的设计逻辑导致专业场景中常出现知识泛化、幻觉风险高、决策不可控等问题。以法律行业为例,其复杂性、专业性和动态性,远远超出了通用大模型的“常识”边界,因此我们需要基于特定行业的高质量数据与业务逻辑深度训练,来实现场景穿透力、领域知识密度、决策可解释性的三重突破。
对此,法大大产品负责人梅容也在现场为大家带来了最新解法——法大大iTerms Pro法务AI智能体。
法大大iTerms Pro法务AI智能体基于自研法律大模型构建,是一款为法务群体实实在在地“真干活”,实现人机共生之下的效率裂变,而非替代法务的法律科技产品,拥有“合同智拟、合同智审、履约智控、知识智理、法规智搜、咨询智答、纠纷智策”7大核心能力,可以快速激活合规“智”驱力。
以合同智审为例,iTerms Pro可以通过审查立场、合同概览、审查清单、审查意见、合同编辑、辅助修订、修订意见导出、修订合同导出、合同审查API调用等一系列能力,对合同的内容、格式进行审核,以确认其合法性、准确性及完备性,从而预防法律风险,保障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相比人工20分钟的平均审查时间,每份合同可以节省50%的工作量。
但其实,这场AI沙龙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给出完美解决方案,而在于撕开所有伪命题:
我们不再争论“用不用AI”,而是探索“如何让AI适配法律人的思维与工作模式”。
例如,法大大iTerms Pro法务AI智能体的法规智搜能力,可以支持秒级检索关联法条与类案,法律依据和推理过程清晰呈现,权威数据实时更新,让法律检索快人一步。
我们不再焦虑“被AI替代”,而是训练AI成为“拥有专业能力的数字助手”。
例如,法大大iTerms Pro法务AI智能体的咨询智答能力,可以实现多角色自适应解答合规疑问,法务重复咨询量减少80%,跨部门共识达成效率提升65%,让沟通协作更加顺畅。
我们不止满足于“50%的效率提升”,更追求“100%的决策掌控感”。
例如,法大大iTerms Pro法务AI智能体的纠纷智策能力,可以自动生成应诉策略与赔偿预测,案件准备周期缩短40%,败诉损失预期降低35%,面对纠纷不再手足无措。
未来已来的时刻,最珍贵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法律人驾驭技术的智慧。那些在沙龙中激烈碰撞的观点,那些对AI幻觉的警惕,那些将工具融入实践的经验,终将汇聚成行业进化的基因。在讨论的最后,我们逐渐看清了一个更具生命力的未来:真正成熟的法律AI,不是让人工智能变得更像人类,而是让人类在法律与科技的交叉地带,生长出超越想象的专业形态。
期待接下来与大家在更多城市见面,一起解锁“法务+AI”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