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卖员之死看: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有什么区别?| 法豸

来源:法大大 发布时间:2021-01-15 00:00:00

据媒体报道,43岁的饿了么外卖员之死,最近在社交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其家属在追究其工伤保险责任由谁承担时,却被告知,该旗手属于众包型外卖棋手,未与饿了么签署劳动合同,而仅与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签署劳务合同,唯一的保障就是自费购买的1.06元意外险。


由此我们不禁要问,仅一字之差的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究竟存在哪些区别?这种区别重要吗?


带着疑问,我咨询了法大大的律师团队,美女律师阿亿扶了扶眼镜,电光火石间给我甩来了一篇专业分析:


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有哪些区别?


微信图片_20210125114104.png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劳务合同是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以提供劳务为内容而签订的协议。劳务合同是民事合同,是独立经济实体的单位之间、公民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在平等协商的情况下达成的,就某一项劳务以及劳务成果所达成的协议。


劳务合同属于劳务关系范畴,和劳动关系相比,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01主体资格不同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2条规定,劳动关系的双方主体具有特定性,即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劳动者是指符合劳动年龄条件,具有劳动权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自然人,用人单位是指与劳动者建立起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或民办非企业;

而劳务关系的主体类型较多,其主体不具有特定性,可能是两个平等主体,也可能是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可能是法人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是自然人之间的关系,还可能是法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关系。此外,法律法规对劳务提供者主体资格的要求,不如对劳动关系主体要求的那么严格。



02主体地位不同

在建立劳动关系之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地位不平等,不仅存在财产关系,还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行政隶属关系。劳动者作为用人单位的成员,除提供劳动之外,还要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遵守其规章制度,从事用人单位分配的工作和服从用人单位的人事安排等。反映的是一种稳定、持续的生产资料、劳动者与劳动对象相结合的关系;


而劳务关系中,双方是平等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劳动者提供劳务服务,用人单位支付劳务报酬,彼此之间只体现财产关系,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且二者关系往往呈“临时性、短期性、一次性”等特点。



03当事人权利义务不同

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一般义务外,还存在附随义务,如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劳动风险由用人单位承担,劳动者应当遵守用人单位的内部规章制度等。

劳务关系中却不存在这些附随义务。



04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

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作为用人单位一员,以用人单位的名义进行工作,因劳动者的过错导致的法律责任由用人单位承担。


而劳务关系中,一般由提供劳务的一方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在劳动关系纠纷中,若不履行、非法履行劳动合同,当事人不仅要承担民事责任,还要负行政责任,如经济补偿金、赔偿金、劳动行政部门给予用人单位罚款等行政处罚。


在劳务关系纠纷中,当事人之间违反劳务合同的约定,可能产生的责任一般是违约和侵权等民事责任,无行政责任

微信图片_20210125114110.png


双方签署劳务合同建立的应当是劳务关系,虽说这也是个人获得劳动报酬的途径,但是劳动关系还是有本质区别的。二者在主体资格、主体地位、当事人权利义务等多方面都是不同的,发生争议后,调整纠纷的法律依据也不一样。


当然,生活中也有例外的情况。


实践中,以下两种情况虽然劳动者签的是劳务合同,但实际上已经构成了劳动关系


1、合同名写的是劳务合同,但内容上却与劳动合同内容相同,则这类合同实际上仍属于劳动合同,双方建立的是劳动关系


2、合同名称和合同内容都明确属于劳务合同,但具体履行中,劳动者是作为用工单位中的一员,接受单位的管理和支配,根据单位提供的工具、生产资料或办公环境,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进行劳动,这也构成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至于所签订的劳务合同本身,可认定为“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而归于无效


对于以上两种情况,劳动者仍然可要求用工单位按《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履行义务,发生争议的,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


所以,到底是劳务关系还是劳动关系,我们不能完全只看合同名称,还要看合同的具体内容以及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


本文为法大大原创,非商业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对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商业合作,请联系gaoq@fadada.com。